主干课程 > 正文
《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19-07-09 09:42:52 作者: 来源: 点击:
 
《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620007                     课程类型:B类
课程性质:必修课               使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一、     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基本技能和相应基本知识既是生化检验工作的核心技术和知识,更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胜任职业岗位所必备的基本职业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临床检验工作,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实用型检验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任务是以研究人在健康和疾病时体内的生物化学过程为目的,通过检测人的血液、体液等标本中的化学物质,为临床医生提供疾病诊断、病情治疗检测、药物疗效观察、判断预后及健康评价等信息,最终判断被检者是否存在潜在疾病或排除某些疾病,揭示疾病变化及药物治疗对机体生物化学过程的影响。
       (二)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以临床检验科及相关岗位等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置。打破以知识为主线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的现代职业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以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完成临床生化检测项目的测定来构建其测定方法学、原理、临床应用等相关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培养学生规范生化检验常用仪器的操作,满足临床医学检验科的工作需求。
本课程安排在第4学期,课程总课时90学时,理论为52学时、实验为38学时。
    (三)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从事生物化学检验及相关岗位的核心技能,掌握生物化学检验的标本处理,检验技术和常用仪器的相关知识,能合理选择生化检验项目及分析检验结果,培养学生从事生化检验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成为能适应医学检验及相关领域发展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知晓生化检验标本的处理原则与注意事项;知晓常用生化检验技术的原理、步骤、应用;知晓常用生化检验仪器的操作、维护方法;知道体液中各代谢物生化检测的原理、操作要求、注意事项、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知道各器官功能生化检测的原理、操作要求、注意事项、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
(2)能力目标:会采集、处理常用生化检测标本;会应用常用生化检验技术;会操作常用生化检验仪器,会维护常用生化检验仪器;会正确进行各类样本的各种生化检测;会合理进行检验结果分析。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学会关心、爱护、尊重患者。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
 
项目 学习(实践)
任务
学习(实践)情境设置 方法与手段 学时 职考点
生化检验基本知识 一、说出生物化学检验的概念。
二、知道生物化学检验的主要任务。
三、知道生物化学检验的临床应用
四、认真对待患者标本,树立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在模拟实训室,以典型的生化检验报告单引入,分析讨论临床生化检验工作前处理“做什么”、“怎么做”及“为什么做”。
•在模拟实验室,学习临床生化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及注意事项、影响因素。
•多媒体演示
•操作演示     
•实训操作   
•案例分析   
•分组讨论
 
 
4
 
 
 
 
 
 
(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标本的采集、收检和处理;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危急值、危急值报告的概念。
(2)熟悉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申请与报告单发放。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光谱分析技术 一、结合光色互补的学习,通过典型的工作流程(样本的处理—分光光度计的操作、维护—结果报告与分析)的操作,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动手能力。
二、熟知光谱分析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影响因素。
·多媒体教室,以案例引出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分类、影响因素 。             
·在生化实训室,进行分光光度计操作。
•案例操作   
•多媒体演示 
•操作示教   
•操作练习   
•案例分析    
•分组讨论
•角色扮演
4 光谱分析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电泳分析技术 一、通过电泳现象的导入,进行典型的工作任务流程(样本的处理—电泳仪的操作、维护—结果报告与分析)的操作,熟练规范操作。
二、熟知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应用。
·在多媒体教室,通过电泳现象导入课程,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方式学习电泳技术的原理、分类、影响因素。
 
 
 
•案例操作   
•多媒体演示 
•操作示教   
•操作练习   
•案例分析    
•分组讨论
•角色扮演
2 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酶学分析技术 一、熟知酶学分析基本知识;
二、熟知酶活性测定方法分类、原理、优缺点及应用;
三、熟知工具酶的概念、分类;同工酶概念、应用;
四、理解并能阐述诊断酶学在临床的应用。
·在多媒体教室,分析案例、分组讨论,学习酶学分析基本知识、酶活性测定的方法、工具酶、诊断酶学在临床的应用。                
·在生化实训室,进行酶学分析技术操作。
 
 
 
•案例操作   
•多媒体演示 
•操作示教   
•操作练习   
•案例分析    
•分组讨论
6 (1)酶质量分析技术、原理和应用评价;
(2)酶活性测定方法分类、原理、优缺点及应用;(3)工具酶的概念、代谢物测定中常用的指示反应、代谢物测定的方法分类及其特点。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 一、通过典型的工作任务流程(样本的处理—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结果分析)的教学及技能训练,规范操作。
二、熟知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影响因素。
·在门急诊实训室,分析案例、分组讨论,学习电化学分析的方法与理论。          
·在门急诊实训室,电解质及血气分析操作。
 
 
 
 
•案例操作   
•多媒体演示 
•操作示教   
•操作练习   
•案例分析    
•分组讨论
4 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体液中各种代谢物的检验——蛋白质检测 一、熟知血清总蛋白、清蛋白、脑脊液蛋白质测定、规范操作;
二、熟知重要蛋白质的功能、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三、理解并能阐述常见疾病的血浆蛋白电脉图谱的主要变化特征;
四、熟知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概念、种类;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时相反应进程中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在多媒体教室,以临床案例导入课程,学习体液蛋白质检验。       
•在仿真生化实训室,分析工作任务流程,学习蛋白检验的工作过程。 
•在生化实训室,进行角色扮演,综合实训,进行蛋白质检验结果分析。
 
 
 
 
 
 
 
 
 
•多媒体演示           •实物示教            •实训操作             •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            •分组讨论 8 (1)前白蛋白、白蛋白、α2-巨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转铁蛋白的功能和临床意义;
(2)α1-抗胰蛋白酶、α1-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铜蓝蛋白、C-反应蛋白的功能和临床意义;(3)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测定、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4)血清蛋白电泳及在相关疾病时血浆蛋白电脉图谱的主要变化特征;(5)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概念、种类;(6)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时相反应进程中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体液中各种谢物的检验--糖代谢紊乱检验 一、熟知血清葡萄糖测定、方法学特点、原理和临床应用;
二、熟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概念、原理、操作方法和临床与应用;
三、熟知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测定方法学特点、原理和临床应用;
四、理解胰岛素检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检测及C-肽释放试验的临床应用;尿液及脑脊液葡萄糖测定的方法学特点和临床应用。
 
·在互动实训室,以糖尿病临床案例导入课程,学习糖代谢絮乱检验。 
•在模拟生化实训室,通过工作任务流程的教学,学习糖代谢紊乱检验的工作过程。            
·在生化实训室,分别角色扮演,综合实训,进行糖代谢紊乱检验结果分析。
 
 
 
 
 
 
 
•多媒体演示            •实物示教            •实训操作             •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            •分组讨论 8 (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2)血糖浓度的调节;(3)胰岛素的代谢;(4)高血糖症;(5)糖尿病与糖尿病分型;(6)糖尿病诊断标准;(7)糖尿病的代谢紊乱;(8)糖尿病急性代谢合并症;(9)血糖测定;(10)尿糖测定;(1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2)糖化蛋白测定;(13)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和葡萄糖-C 肽释放试验;(14)糖尿病急性代谢合并症的实验室检查;(15)低血糖症概念;(16)空腹型低血糖;(17)餐后低血糖。
体液中各种谢物的检验——脂代谢及脂代谢絮乱检验 一、知道血脂及血浆脂蛋白的组成、基本结构特征和代谢途径;
二、熟知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的表型分类及其他分类方法特征;
三、知道低脂蛋白血症的分类及主要特征,脂蛋白代谢紊乱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血清(浆)静置试验在高脂蛋白血症分型上的应用;
四、熟知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血清载脂蛋白A1及B100测定基本原理、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在仿真生化实训室,以临床以糖尿病临床案例导入课程,学习脂代谢及脂代谢絮乱检验。  
·在模拟生化实训室,分析工作任务流程,学习脂代谢及脂代絮乱检验的工作过程。        
·在生化实训室,分别角色扮演,综合实训,进行脂代絮乱检验结果分析。
 
 
 
 
 
 
 
 
 
 
 
 
•多媒体演示            •实物示教            •实训操作             •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            •分组讨论 8 (1)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载脂蛋白 、脂蛋白受体、脂质转运蛋白和脂蛋白代谢的重要酶类结构与功能;(2)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低密度、高密度脂蛋白代谢;(3)高脂蛋白血症及其分型;(4)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 AⅠ、B、脂蛋白(a)测定方法评价及临床意义;(5)各种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体液中各种谢物的检验——钠、钾、氯和酸碱平衡检验 一、熟知钠、钾、氯检测、参考值及方法学评价;血气分析的规范操作。
二、熟知血气分析各种试验指标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酸碱平衡紊乱分类;
三、理解并能阐述如何根据试验结果进行酸碱平衡紊乱判断;
·在多媒体教室,以临床以糖尿病临床案例导入课程,学习钠、钾、氯和酸碱平衡检验。    
·在模拟生化实训室,分析工作任务流程,学习钠、钾、氯和酸碱平衡检验的工作过程。        
·在门急诊实训室,分别角色扮演,综合实训,进行钠、钾、氯和酸碱平衡检验结果分析。 
 
•多媒体演示            •实物示教            •实训操作             •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            •分组讨论 4 (1) 体液中水、 电解质平衡;(2)水、电解质平衡紊乱(3)钾、钠、氯测定、参考值及方法学评价;(4)血液气体运输与血液pH 值;(5)血气分析各种试验指标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6)酸碱平衡紊乱分类及如何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判断;(7)血气分析标本采集和运送。
体液中各种谢物的检验——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 一、知道钙、磷、镁和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代谢及其调节;
二、熟知钙、磷、镁测定的基本原理、方法评价及临床意义。
 
 
 
 
·在多媒体教室,以临床以糖尿病临床案例导入课程,学习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    
·在生化实训室,通过工作任务流程的教学,学习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的工作过程。        
·在生化实训室,分别角色扮演,综合实训,进行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结果分析。
•多媒体演示            •实物示教            •实训操作             •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            •分组讨论 4 (1)钙、磷、镁的生理功能 ;(2)钙、磷、镁代谢及其调节;(3)钙、磷、镁测定的临床意义及方法评价;(4) 微量元素分布及生理功能;(5)锌、铜、硒、铬、钴、锰、氟、碘的生理作用与代谢;(6)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
各器官功能的生化检测——肝功能检验 一、知道肝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与结构的关系,肝损伤时营养物质的主要代谢变化、生物转化作用的改变;
二、熟知胆红素的生成、运输、转化和排泄过程;黄疸的概念、分类、机制和鉴别诊断;胆汁酸肝肠循环的概念和意义;
三、理解肝功能检查的指标选择和评价;
四、熟知血清蛋白质、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的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
·在互动实训室,以肝硬化临床案例导入课程,学习肝功能检验。
•在综合生化实训室,分析任务流程,学习肝功能检验的工作过程。   
·在生化实训室,通过角色扮演、综合实训、进行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
 
 
 
 
 
 
 
 
 
 
 
 
•多媒体演示            •视频演示            •实训操作             •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            •分组讨论 6 (1)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2)胆汁酸代谢紊乱与疾病;(3)胆红素代谢与黄疸;(4)酶学检查(ALT、AST、ALP、GGT、 ChE)方法学评价、参考值及临床意义;(5)胆红素代谢产物 (血浆总胆红素、结合与未结合胆红素,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和胆汁酸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6)肝纤维化标志物 (III、IV 型胶原等)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7) 肝昏迷时的生化变化及血氨测定;(8)各种急、慢性肝病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的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各器官功能的生化检测——肾功能检验 一、熟知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酐、尿素和尿酸测定、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各试验的方法评价;
二、熟知早期肾损伤主要测定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三、理解并能阐述肾功能特殊检验、肾功能综合分析。
·在多媒体教室,用临床案例导入课程,学习肾功能检验。          
·在综合生化实训室,分析任务流程,学习肾功能检验的工作过程。   
·在生化实训室,通过角色扮演、综合实训、进行肾功能检验结果分析。
 
 
•多媒体演示            •视频演示            •实训操作             •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            •分组讨论 6 (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2)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排泄功能;(4)肾功能的调节;(5)内生肌酐清除率、 血清肌酐、尿素和尿酸测定、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各试验的灵敏性、 特异性、测定方法及评价;(6)肾浓缩稀释试验、尿渗量与血浆渗量、自由水清除率,各试验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各器官功能的生化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 一、知道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心肌损伤常见的原因及AMI实验室诊断标准;
二、熟知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概念及其生物化学特征;三、熟知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原理、方法、临床意义、评价及应用原则。
 
 
 
 
·在生化实训室互动区,通过心肌梗死临床案例导入课程,学习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       
·在生化实训室,分析工作任务流程,学习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的工作过程。            
·在生化实训室,通过角色扮演、综合实训、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结果分析。
 
 
•多媒体演示            •视频演示            •实训操作             •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            •分组讨论 6 (1)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酶及标志蛋白的动态变化;(2)肌酸激酶及同工酶和同工酶亚型、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检查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方法评价;(3)肌钙蛋白 T 和 I 的测定及其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4)肌红蛋白测定及其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5)在诊断心肌梗塞和进行溶栓治疗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的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各器官功能的生化检测——胰腺疾病检验 一、熟知胰腺疾病的相关指标检测、胰腺疾病实验的评价。
二、理解并能阐述各指标方法学评价及其临床意义。
·在多媒体教室,借助临床案例导入课程,学习胰腺疾病检验。           
·在仿真生化实训室,通过工作任务流程的教学,学习胰腺疾病检验的工作过程。        
·在生化实训室,通过角色扮演、综合实训、进行胰腺疾病检验结果分析。
•多媒体演示            •视频演示            •实训操作             •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            •分组讨论 4 (1)外分泌功能;(2)外分泌功能在胰腺疾病时的变化;(3)淀粉酶及其同工酶测定的方法,胰脂肪酶、胰蛋白酶测定,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诊断,各指标方法学评价及其临床意义。
各器官功能的生化检测——内分泌疾病检验 一、知道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生化诊断方法及样本采集注意事项;
二、熟知甲状腺功能、肾上腺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在多媒体教室,以甲状腺功能亢进案例导入课程,学习内分泌疾病检验。            
·在综合生化实训室,通 过工作任务流程的教学,学习内分泌疾病检验的工作过程。      
·在生化实训室,通过角色扮演、综合实训、进行内分泌疾病检验结果分析。
 
 
 
 
 
•多媒体演示            •视频演示            •实训操作             •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            •分组讨论 4 (1)甲状腺激素代谢及其调节;(2)甲状腺功能紊乱与其主要临床生化改变;(3)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相关疾病的实验诊断程序;(4)肾上腺激素代谢及其调节;
(5)肾上腺功能紊乱与主要临床生化改变;(6)肾上腺髓质激素代谢物测定在嗜铬细胞病诊断中的应用;(7)血、尿中糖皮质激素代谢物测定的临床意义。
治疗药物浓度 熟知治疗药物代谢与监测;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在多媒体教室,以临床治疗过程的案例导入课程,学习治疗药物浓度。
 
 
•多媒体演示            •视频演示                        •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            •分组讨论 4 (1)药物在体内运转的基本过程;(2)临床上需要进行监测的药物和临床指征。
临床化学自动分析技术 熟知临床化学自动分析仪的类型与性能评价 ·在多媒体教室,根据医院检验科检验程序导入课程,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方式学习自动分析仪的原理、分类、影响因素。 •多媒体演示 
•操作示教   
•操作练习   
•案例分析    
•分组讨论
•角色扮演
2 (1)临床化学自动分析仪的类型、工作原理、优缺点及性能评价;(2)临床化学自动分析仪的发展方向。
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一、熟知实验误差、准确度与精密度、参考值与医学决定水平概念;
二、理解 Levey-Jennings、Westgard规则原理、失控后原因分析及处理。
•在多媒体教室,根据医院检验科质控程序导入课程,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方式学习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多媒体演示 
•操作示教   
•操作练习   
•案例分析    
•分组讨论
•角色扮演
6 (1)实验误差、准确度与精密度、参考值与医学决定水平;(2)Levey-Jennings、Westgard规则内容;(3)失控原因及处理;
附:
生物化学检验课程见习的认知
一、利用教学见习,明确岗位工作需求,为后续工作学习鉴定基础。          二、认真对待每一个标本,树立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通过参观医院检验可的生化室,直观感受课程所应对的职业岗位,为课程的学习积累必要的感性经验。     
•以生化检验报告单的案例引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临床生化检验工作“做什么”,“怎么做”,对临床生化检验工作进行基本认知。
•临床参观            •案例分析            •分组讨论 30  
实践课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践内容 学时
1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仪器的的使用与校正 2
2 缓冲液的配制、双缩脲试剂的配制及应用 2
3 生化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 2
4 标准曲线制作 2
5 精密度评价 2
6 准确度评价(干扰实验) 2
7 可报告范围(线性范围) 2
8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操作 2
9 血清(浆)总蛋白测定 2
10 血清(浆)葡萄糖测定 2
11 血清(浆)总胆固醇测定 2
12 血清(浆)三酰甘油测定 2
13 血清钾钠氯化物测定 2
14 血清ALT测定 2
15 血清肌酐测定 2
16 血清尿素测定 2
17 血清尿酸测定 2
18 血清LDH活性测定 2
19 血清淀粉酶活性测定 2
合计 38
三、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根据本课程标准,选用优质教材,编写配套校本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分析各版各教材的特点,从中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取长补短;做到教学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一方面强调生化检验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学习,另一方面还应注意密切与临床实践的联系。
      (二)教学建议
       1、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任务引领、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开展对临床生化项目(如蛋白质、糖类、脂类、肝功能等)为驱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课程内容以学习项目情境为单位,教学以典型的临床案例导入课程,通过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务流程的教学,把临床生化项目检测教学与学生的职业岗位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理临床生化检验综合职业能力。通过理论教学、多媒体、观看录像、个案分析、角色扮演、校内实训、医院见习、顶岗实习等多种手段,采用递进式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生化检验和分析检验流程等核心技能,获得临床生化检验所需的职业能力。
       2、课程内容:突出实用性和延展性。挖掘临床工作中的案例,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及时引入生化检验工作最新的操作规程,并将临床生化的发展趋势及新知识、新方法及时体现在课程内容中。课程应以学生为本,内容突出重点且表述清晰,教学活动设计具有可操作性,重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教学特点:加强对学生临床生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个案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的个案或项目,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学习或项目活动中,掌握临床生化检验的工作内容。
     4、教师能力:更新观念,注重实践,探索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以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调高创新能力。
      (三)教学基本条件建议
     1.师资队伍  充分利用本地区卫生资源和教育资源,通过专职教师临床实践制度化,临床专家教学规范化,促进双师结构的生化检验教学队伍建设,以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需要。
        2.实验条件 
    (1)实训场所:配备生化检验实训室以及与行业对接的综合生化检验实训室,条件具备时建设仿真和模拟实验室。
    (2)实训设备:配备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离心机等设备,更可配备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全自动电泳仪等一流的实训器材与设备,同时制定一系列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保证实训的顺利进行。
    (3)实践基地:充分利用行业办学的优势,将多家医院发展为学生见习、实习的基地,并建立合作共建的机制。严格管理见习、实习环节,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构建医院与学校间的互联管理网络,通过与行业和医院等的深度融合,制定临床带教的工作规范和质量标准,完善临床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教材编写:本课程推荐使用国家规划的新版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编写基于行业和符合各地经济区域发展的教材,如《临床生化实验指导及实验报告》。
      2、相关资源建设:充分利用各省市级精品课程的网络平台,由临床专家和课程组共同参与建设课程教学所需的课件、图片、视频、动画、大纲、讲义、教案、习题集、案例库等,通过搭建多维、动态、活跃、模拟场景的课程训练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积极的创造性等综合能力,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化,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五)教学考核与评价
      1、评价重点:主要以符合生化检验相关岗位需求的核心技能和相关知识认知为考核点,主要涉及常规生化指标检测及常用生化仪器操作的评价,同时注重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综合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评价方法:突出过程与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技能操作、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强调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课程综合能力评价,结合临床生化检验个案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学习指南
      (一)学习的重点内容 
 生物化学检验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重点内容是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技术和体液中各种代谢物的检验。内容多,学时短,要求师生根据专业总体把握、全面了解、重点掌握。
     (二)学习方法         
      1.多思考,加强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明白技能操作的理论依据之所在。
      2.多实践,强化动手操作能力。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更多的是动手操作,所谓“君子”的“只动口,不动手”是学习本门课程之大忌,学生除实训课上要勤于动手之外,鼓励学生的课外时间多到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并在条件允许下设法到临床检验科室进行见习。
      3.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生物化学检验的目地重在实际应用,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深入理论学习、多实践基础上,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思考中发现问题之所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和对策,综合分析,提高技能。
     (三)学习参考资料
      1.专业书籍
   (1)府伟灵主编.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 周新,府伟灵主编.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周新,涂植光主编.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4)周爱儒主编.生物化学.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5)段满乐主编.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6)鄢盛恺,李萍,李霞.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学习与考试指导.第1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
   (7)周新,府伟灵主编.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习题集.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专业期刊
     (1)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3)生命的化学
     (4)Clinical Chemistry
     (5)Clinica Chimica Acta
     (6)Clinical Biochemistry
       3.网络资源
    (1)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www.jingpinke.com
    (2)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网站:http://www.cslmnet.org/
    (3)临床生物化学常用网站:
        http://www.labtestonline.org       http://www.clinet.com.cn
       http://www.labmed.cn            http://www.labcn.com
    (4)中华检验医学网     http://www.labweb.cn/
     (5)检验医学网         http://www.labmed.cn/
      课程标准的主要编写人和审核人
      编写人:刘长海

  • 常用链接: